通路精耕,或者叫深度分銷,無疑是過去二十年里中國市場快消品最成功的分銷模式。以康師傅為代表的企業采用這種方式,通過數千個營業所、辦事處、上萬家經銷商,數萬名DSR,直接覆蓋和服務了數百萬家零售終端。從而支撐起企業數百億的銷售規模。讓產品離消費者更近,縮短了產品的上市周期。
品牌商借助這種模式可以讓業務員直達終端,對渠道的掌握更強勢,及時獲取市場情況。
除了通路精耕,當下也有許多品牌商選擇另一種模式,即不再投入大量的業務員去經營市場和終端,而是通過費用以及激勵手段,利用賦能方式撬動經銷商做終端的市場運營。
這種模式,也被稱為廠商共耕。廠商共耕,顧名思義,“廠”就是品牌商,“商”就是指經銷商。二者共同經營市場,品牌商通過費用去激勵經銷商和經銷商的業務員,通過執行終端的運營實現以點帶面的效果。
針對這兩種模式,新經銷團隊在6月8號開展的【抓先機 穩大盤】系列主題直播第一期當中,邀請到了諸多業界專業人士來探討:在新的時代下,我們如何去認識精耕與共耕各自的優劣勢?又該如何揚長避短,有效落地?以及這兩種模式的關系與發展。
通路精耕與廠商共耕,各有利弊
從操作難度上看,深度分銷有許多難點。其中最主要的難題有兩個:其一,深度分銷意味著密集式的市場開發與運作,必將增大營銷團隊的管理難度,對人力成本的要求極高。
分銷的程度越深,需要的人員越多。換句話說,只有能夠建設、駕馭、管理龐大營銷團隊的企業,才有可能實施深度分銷。
其二,深度分銷需投入較多資源,但是如果投入不能帶來相應的產出,它也就失去了意義。并且缺乏有效遠程員工管理系統的傳統企業,員工的不可控性直接導致了灰色營銷事件頻發。
深度分銷的模式決定了它必須是一個龐大的、系統的工程,從本質上看,上面這兩個難題其實可以歸納成兩點。
1. 如何提高投入產出比?
2. 如何提高錢效,確保終端費用真實落地?
深度分銷成本高,操作難度大,同時由于上述兩個難題的存在,讓深度分銷的成功踐行者少之又少。
受限于條件,因此許多品牌選擇了更容易操作的廠商共耕模式。在這種模式下,對于廠商而言,在市場耕耘上對于資源的投入會相對更少。同時,經銷商的角色不單單只是為終端做配送服務,也會承擔起區域市場的運營。經銷商的區域性資源與渠道能夠幫助品牌商覆蓋更廣、更全的業務市場。
經銷商的自由空間更廣泛,但也需要更貼近一線,根據不同市場的需要去采用更符合當地的市場策略,做到因地制宜。
把終端和市場的經營交給經銷商負責,人就是最大的不確定性,經銷商的能力決定了執行效果,終端及市場的經營主要由經銷商負責, 執行效果難以評估和保障。并且經銷商對市場經營的積極性不一定充分,因為經銷商不僅僅只經營某一個品牌。此外,在廠商共耕模式下,經銷商的流失就意味著市場的流失。
對品牌來說,選擇廠商共耕的模式并不意味著可以安心當甩手掌柜,還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:
1. 如何評估經銷商的執行效果?
2. 如何賦能經銷商,撬動經銷商的經營積極性?
3. 如何讓經銷商的DSR高效幫助品牌商開展業務工作?
白象食品集團山東大區總經理王俊發在直播中說:“不論是通路精耕還是廠商共耕,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一刀切,不同的企業不能用同一個模式,我們不能用數學的思維來去一刀切,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模式?!?/p>
數字化賦能營銷,補足短板需因地制宜
讓人從自然勞動中解放出來,歷來是技術進步的初心。在產業互聯網大熱的當下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獨身于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中,人們希望技術的進步能夠解決過去人力所不能及的問題。
但是正如不存在一種適用于所有企業的營銷模式一樣,也不存在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技術系統。通路精耕和廠商共耕這兩種模式下,問題不同,解決的方案自然也是各有不同。
玄武科技在本次直播中,分別分享了他們作為專業的CRM服務商是如何解決“廠商共耕”和“通路精耕”這兩種模式下的難題的。
對于廠商共耕模式而言,靈活、自由是最大的特點,要點之一在于經銷商能否有足夠的自由度,進行因地制宜的市場策略調整。比如人員管理、進銷存的管理、品牌活動與資金費用等等。
搶市場就是在搶時間,從做出選擇到執行落地的這個過程中,經銷商與品牌商的溝通時效的高低決定了最終推進的快慢。
這個過程的關鍵因素在于授權,廠商需要把市場經營的權力下放,包括申請、活動執行的審核,還有DSR的行為管理,以及經銷商的經銷存管理。
以往的操作流程一般是經銷商擬定計劃、做項目書,然后跟上一級聯系人對接,再經過層層流程轉達到決策人,有可能等到項目審批之后,最佳時限與市場環境已經過去了,白白錯失了增長機會。
因此玄武科技旗下的玄訊品牌,通過智慧CRM產品為品牌商提供了“一站式超級入口”,方便品牌商授權經銷商進行下游市場的管理和運營,包括活動申請、 活動執行審核、DSR人員業務行為管理等。
讓溝通流程扁平化,縮短溝通鏈路,幫助經銷商提升整體生意管理和運營效率。
在廠商共耕模式下,影響營銷效果上限除了經銷商的自由度與靈活度,還有經銷商的DSR。前者可以采用放權的辦法激活經銷商積極性,而后者則需要高效的銷售工具與看得見的激勵。
一個DSR可能會負責多個品牌,如何激勵DSR高效地開展業務?玄訊為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積分+工具賦能, “績效考核-積分量化-業務執行-效益獲得”,通過這樣一條邏輯清晰的行動鏈條武裝DSR,提升戰斗力。
一方面為DSR提供一鍵式上傳所有業務數據的入口,提高業務效率。另一方面,DSR每執行一項活動建設或者常規陳列建設,即可獲得積分。品牌商可以在經銷商發放給DSR的工資之外,根據積分給予獎金,這種看得見的激勵,讓DSR對執行品牌的市場策略更積極更主動。
廠商共耕下,對于品牌方而言一直存在一個痛點,那就是害怕錢花了,聽不見響。如果額外增加費用和人力去審查和稽核經銷商執行效果,適得其反的可能性很大。
在這一點上,玄訊采用AI全量稽核的方式解放人力,其工作原理是基于DSR上報的活動現場照片,根據相應的活動標準,由AI自動判別活動是否達標。
如此一來,讓人工稽核工作的成本大幅下降,能夠做到月均識別數量100W+, 保證2000W+費用的真實性,每月節省至少50 人的費用檢核工作。
玄訊應對廠商共耕模式下的要點,總結起來就是以下三點:
1. “一站式超級入口”給經銷商充分授權和激勵考核
2. “積分+工具賦能”武裝DSR,提升戰斗力
3. AI全量稽核,人工稽核工作大幅下降